通常,在多子女家庭,“老二”都很容易被忽视,在汽车行业,这个现象似乎也存在,比如在吉利体系内,处于吉利和极氪中间的领克,就多少有那么点“资源不足”的感觉
不过,从2025年开始,领克终于“阔”起来了。
智能大升级,领克加速补短板
9月24-25日,领克品牌连发全新08EM-P和全新07EM-P两台新车,虽然这两台只是改款车型,但升级幅度非常明显。
这两台新车最主要的升级体现在智能化方面,尤其是智能辅助驾驶方面,两车都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,智驾芯片均采用英伟达Orin-Y和Thor,算力分别为200TOPS和700TOPS,对应千里浩瀚H5和千里浩瀚H7辅助驾驶方案,两套方案都支持城区领航辅助和多项辅助泊车功能。
相比在售车型,两台新车这样的升级幅度可以说是“一步到位”,而且未来2-3年内,都能处在同级第一梯队水平的,所以这次“改款”堪比换代了。
智能座舱方面,两台新车都升级到了Flyme Auto 2车机系统,并均采用高通骁龙8295芯片,同步融合星睿智算中心2.0云计算平台,享受AI赋能。
在大幅升级智能化的同时,两台车的定价也都做了优化,相比现款在售车型的指导价,基本都下探了1.3-2.4万元,跟现款车的终端售价水平拉齐,考虑到新车的升级幅度,新车定价的竞争力大大提升。
那么问题来了,领克如何平衡大幅升级的成本和产品盈利之间的关系?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、极氪科技副总裁、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直言,这是领克品牌“补短板”的必须动作。
他表示,领克品牌诞生之初就坚持为用户提供高颜值、高安全、高性能、高智能、高价值的产品,领克的产品也确实凭借这“五高”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,然而随着主打智能化的新势力进入市场,领克在智能化方面的更新迭代速度的确显得慢了,所以必须要快速补齐短板。
“利润是一定受到影响的,现在两台车赚的钱可能跟原来一台车赚的钱一样,但我们必须要为用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。”林杰并不避讳利润的承压。
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穆军则表示,这样的升级,内部都有声音认为“用力过猛”,但想要迅速扭转用户的认知,补齐智能化短板,占领用户心智,这样做是有必要的,“而且已经初见成效,之前我们自己的终端销售人员对这两台车都信心不足,可试过之后,信心大增”。
整合降成本,“一个吉利”效果凸显
如果单纯看领克这两台车的升级和管理层的表述,或许你会得出领克升级“纯靠让利”的结论,但事实上,敢在原本配置水平上这么大幅度的“做加法”,不是企业愿意“让利”就能实现的。
没点技术和成本上的“真本事”,是绝对做不到这个程度的,领克这两台车的战斗力飙涨,是“一个吉利”大整合后技术体系理顺、共享研发平台、统一采购、成本下降等成效的集中体现。
上文已经提到,领克这两条新车最主要的升级在智能化方面,而无论是千里浩瀚H5/H7智能辅助驾驶系统,还是Flyme Auto 2智能车机系统,又或者是融入AI大模型,都是吉利体系内自研或掌握主导权的技术,这些技术不仅做到了行业领先,更具有无可争议的成本优势。
同时,全新领克08 EM-P还将搭载的电池,从宁德时代换成了吉利自研自产的神盾金砖电池,这同样是确保产品性能下的降本动作,作为新能源车成本占比最高的核心零部件,外采换自产会为领克08 EM-P留出更多成本空间,用来支撑那些智能化升级。
在整合之前,吉利体系内吉利、领克、极氪三个主要品牌存在研发资源分散、重复投资、各自为政的低效问题,这导致即便大吉利体系内有相关技术,也未必能够顺畅的搭载在各个品牌上,特别是作为“家里老二”的领克。
此次整合之后,吉利体系内显然已经逐步理顺了技术体系,智能座舱用Flyme Auto,智能辅助驾驶用千里浩瀚,电池用神盾金砖电池+外采,其他核心零部件也都优先采用体系内自研自产供应。
再加上管理上的整合和协同,各品牌之间内耗减少,只需要按照品牌定位、产品定位统一分配资源即可,领克兜里的资源自然就“阔”起来了。
领克全新08 EM-P和07 EM-P的升级,只是“一个吉利”整合成效显现的一个小案例,视角放大不难发现,2025年以来,类似的案例正在不断出现,吉利系当前爆款频出的强势新品周期不是偶然的。
“阔”起来后,品牌打磨正当时
有关领克全新08 EM-P和07 EM-P上市的订单情况,官方并没有透露,但林杰表示在9月10 EM-P、08EM-P、07 EM-P三款新车上市后,叠加四季度购车环境利好,领克距离完成自己的全年既定目标是很接近的。
按照年初的规划,领克全年销量目标为39万辆,1-8月累计销售21万辆,距离全年目标还有18万辆的差距,需要在9-12月完成月均4.5万辆以上。
目前,领克主销车型为领克900,月销量已经攀升至7000+水平,由于其月产能仅有8000台左右,因此这一表现其实已经说明其热销程度了;9月8日上市的10 EM-P势头不错,据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钘介绍,该车上市第三周已经成为了细分市场的销量第三,“我们希望07 EM-P和08 EM-P也成为细分市场的TOP级选手”。
基于这些来看,领克完成全年目标虽有压力但希望很大。
无论如何,这两台车的上市意味着领克在售主力车型的过半数都完成了焕新,销量势能可以慢慢释放,剩下的车型也将沿着这些车型的轨迹陆续脱胎换骨,就像林杰说的“领克已经进入了比较良性的发展阶段”。
因此,领克终于有余力补上品牌打磨的课了,品牌诞生至今,领克逐渐立住了安全、性能、驾控、年轻等标签,但随着近些年转型的阵痛期到来,领克整体声量有所下降,这些标签的鲜明度也有所下降。
据林杰透露,未来领克将加大力度去与用户建联,做好用户品牌,并继续擦亮品牌的各种标签。
写在最后
若干年前,有很多人发出过“世界还需要一个新品牌吗?”的质疑,但领克挺过来了;若干年后,也有人发出过“领克还有必要独立存在吗?”的疑问,我想领克也已经用实际行动回答了
个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