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流拼尽全力倒严,终于在浙江,由海瑞审出了“毁堤淹田”、“陷害通倭”等供词。
这对严党来说是致命打击,严世蕃马上就不保了。
按说,嘉靖已经把海瑞审出来的供词烧了,这很对得起严嵩了吧。
嘉靖这么做,就是想严嵩继续帮自己搞钱。
严嵩也适时地提出,让鄢懋卿南下巡盐,好供应东南抗倭。
嘉靖果然大喜。
此时,严嵩扯出了战斗的架势,要求将牵扯通倭的齐大柱处死
嘉靖为了安抚严嵩,甚至答应处死齐大柱了。
1
可是,严党还不满足。
展开剩余94%严世蕃马上就找人弹劾海瑞保下齐大柱是通倭。
都知道海瑞是裕王推荐了,这就是将裕王也卷入了。
清流们没办法,只好让裕王侧妃李氏,带着《血经》去向嘉靖请求放了齐大柱。
她还讲了一个故事,柱嫂打算以死殉夫,这《血经》老道人交给柱嫂的,说你的丈夫不会死。
嘉靖见到《血经》,就如同饥饿的人见到面包,沙漠里的人见到水,这可是张三丰亲手用手写下的。
这函《血经》分量太重,嘉靖立刻就答应放了齐大柱。
而且还要举行大醮,庆祝得到了如此圣物。
2
但这样一来,严世蕃就不干了。他就不愿意上贺表。
此人一向专横跋扈,不占便宜就是吃亏,怎么可能吃这种亏?
“上贺表是死,不上贺表或可一生!”严世蕃哪里还顾得上今天初一,出口便是死生!但李妃献的可是《血经》,严世蕃怎么做也难以撼动这个经书的地位。
严世蕃很聪明,他知道必须拿出十足的证据,证明《血经》的来历是假的。
他找人调查,查出《血经》根本就不是老道交给柱嫂的,而是高翰文娶的芸娘带来的,是从沈一石那里带来的。
他拿着《血经》来源的真相,想要给嘉靖说明情况。
3
他态度也很诚恳,不是我们不上贺表,是这《血经》根本就不是老道送给齐大柱的,而是沈一石弄来的,交给了芸娘。
这就是一场欺君!
可严世蕃却忘了一点,那就是这个故事是谁的讲的。
那可是李妃。
大明朝老朱家的人丁一度非常旺盛,但在嘉靖朝并不旺盛。
嘉靖现在只有裕王这唯一儿子,而李妃为这个独子生出了长孙!
就凭这点,嘉靖是愿意相信李妃,还是愿意相信严世蕃?
李妃给嘉靖带来了珍贵的《血经》,严世蕃却在说李妃的坏话?
只要嘉靖没有老年痴呆,他就不可能听严世蕃的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。
嘉靖为了庆祝《血经》降临,还专门派人去找张真人,还为此公开举行了罗天大醮。
如果他采信了严世蕃的说法,那他还要不要脸了?
4
当严世蕃就《血经》真实来历上疏的时候,清流们立刻对高翰文展开了保护。
他们知道,严世蕃下一个就是要来打击高翰文了。
清流们立刻派人弹劾高翰文“纳妓为妻”,把他送出京城。
好在裕王亲自派冯保送信,吕芳积极批红。
他们准备把高翰文送出京城。
可徐阶认为已经晚了。
“晚了。现在就是去,也送不走高翰文他们了。”徐阶这一声轻叹,使所有的人都没去接那张票拟,冯保的手便一直伸在那里。徐阶又说道:“皇上既要追查这件事,高翰文他们送出了京城也会抓回来。”“我不这样看!”高拱走过去一把抓过那张票拟,“张真人降世的事,已经朝野皆知。只要把人送走,谁也不敢大张旗鼓再去抓人。严党要我们的命,皇上还要自己的脸呢!”要说高拱是真正的明白人,知道嘉靖会有这样的忌惮。
嘉靖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。
《血经》就只能是真的,不可能是假的。
5
可惜严世蕃太操之过急,竟然没仔细想过这样做的后果。
严嵩大概是太老了,儿子把他架起来,他也就跟着儿子一起了。
裕王朱载垕,是嘉靖帝第三子,本来和皇位无缘,奈何嘉靖长子夭折,次子也就是嘉靖后来立的太子,15岁加冠礼后夭折。
裕王朱载垕成为长子,明面上嘉靖皇帝的继承人。
但直到嘉靖驾崩,裕王也没有被册封了太子。
非但如此,直到嘉靖驾崩前不久,朱载垕的弟弟景王才去就藩。
而由于嘉靖连失两子,也被吓怕了,有人出说因为二龙不相见。
尽管很荒谬,但嘉靖听了进去。
嘉靖对仅剩的裕王和景王都不亲近。
朱载垕几年都没见朱厚熜了,趁着嘉靖长孙朱翊钧出生,朱载垕才见了老爹一面。
再加上嘉靖年间把持朝政的严嵩,长久以来是支持景王的。
朱载垕虽然贵为裕王,日子一点也不好过。
1
而朱载垕生母地位低下,嘉靖连皇后都不放在心上,对裕王的生母就更没什么尊重。这就导致朱载垕成长过程并不顺利,可以说战战兢兢长大,个性懦弱。
嘉靖本人对儿子们也没什么舐犊之情,甚至都不见面,哪里会有感情。
所以朱载垕过的并不舒心。
还好,朱载垕还有徐阶高拱张居正,还有侧妃李氏。
但裕王殿下还是过的如履薄冰。
2
这次是首辅严嵩发难。
先是要杀了通倭的齐大柱。
嘉靖同意了。
之后,严世蕃要弹劾海瑞通倭。
要知道,海瑞是裕王推荐的,海瑞通倭,裕王还能有什么下场?
不得已,清流一派拿着高翰文送来的《血经》,准备保下齐大柱。
此时,裕王十分紧张,这事不做不行,做的话又是明显骗人。
为了顺利推进,李妃讲了一个故事,这个故事当然是假的。但是嘉靖相信,最终齐大柱被保了下来。
3
可是,当嘉靖要为《血经》做醮场的时候,一向最会溜须拍马的严党却拒绝上贺表。
这就是摆出决战姿态了。
不用说,严世蕃已经知道《血经》是怎么来的了。
大家都知道李妃讲的是故事,战火很快要烧到裕王。
尽管裕王府的老师们都劝告裕王,嘉靖绝不会把鞭子挥到自己的儿子身上。
但裕王依然很害怕,这次的事情太大了。
裕王怎么也没想到,首辅严嵩下场,目标直指裕王。
之前他还能缩在老师的后面,这次裕王必须直面了!
如果他再不出面,清流一派就会被连根拔起。
不是你死,就是我死!
那干脆你死好了!
此时,一向懦弱的裕王爆发出了难得的血性。
4
严党一定会在《血经》的来历上做文章。
而这就牵扯到高翰文和他的妻子芸娘。
经过商量后,清流一派决定派人弹劾高翰文“纳妓为妻”,将之贬为平民,好让他赶快出京。
但要想通过,必须经过司礼监这道关。
内阁的奏疏,司礼监批红了才能生效。
徐阶没有立刻回答,想了想,十分严肃地说道:“这一步棋当然该走。先由御史上疏参劾,我可以拟票,但还得吕公公批红。现在,最要紧的是吕公公!”大家又都沉默了。陈洪已经倒向了严嵩,裕王唯一的希望落在了吕芳身上。但吕芳只对嘉靖一个人负责,而内阁的首辅是严嵩。
此时,裕王并无必胜把握。
可情势危急,一向躲在幕后的裕王走上了台前。
裕王似乎下了最后的决心:“吕公公那里我写信,叫冯保送去。他是帮我,还是帮严氏父子,听天由命吧。”可是,裕王并没有十足的把握。
那么,裕王是否真的听天由命呢?
冯保就是吕芳放在裕王府的一枚棋子。
吕芳知道下一任皇帝是裕王,派出冯保,是向裕王积极靠拢。
而冯保也充当着宫廷和裕王府之间传信的角色。
5
在一开始严世蕃抓着齐大柱不放的时候,嘉靖就大发雷霆,准备倒严了。
吕芳:“回主子,海瑞放的那个齐大柱,朱七今天押回京了。严世蕃那边揪住这个事,说是通倭大罪,要一查到底。奴才想,他们这是对着裕王爷他们来的。不查,他们便会生疑;查了,又会伤了裕王爷。”嘉靖眼中露出了凶光:“他严世蕃的意思,朕的儿子也会通倭?”吕芳:“那他还不敢。他们是想用这个先打海瑞,再打裕王爷身边那几个人。天下便又都是他们的天下了。”嘉靖想了想:“那就让镇抚司先审,年前将这个人正法了,安他们的心,也断了他们的念想。”读者是站在上帝视角,知道嘉靖是保裕王的,但裕王不知道啊。
他冒着自己也被连根拔起的风险,向吕芳送了信。
6
吕芳通过了司礼监的批红,同意将高翰文赶出京城。
最终,裕王赢了。
他赢的看似理所当然,但在他看来情况已经十分凶险了。
裕王的难,难在圣心难测。
《大明王朝1566》中,严嵩能获得嘉靖皇帝的信任,就在于他对皇帝十分忠诚。
虽然在给皇帝敛财的时候,他会中饱私囊,但从来没有违背过皇帝的旨意。
可严嵩终于有一天,露出了獠牙。
1
本来清流和严党争斗,有来有往。
嘉靖是偏向严党的,甚至将海瑞审来的供词都烧了。严嵩就此咬了清流一口,表示齐大柱有通倭的嫌疑,嘉靖默许了杀齐大柱。
清流也接受这个结果,毕竟一个齐大柱显得微不足道。
可耐不住严世蕃此人的跋扈,在他看来,不占便宜就是吃亏的性子。
严党涉险过关本已经不容易,可严世蕃竟然派人上疏海瑞通倭,主动挑起争斗。
海瑞是裕王推荐的,海瑞出问题,就会打着裕王。
清流们被迫应战,高翰文送来了《血经》,目的是保住齐大柱。
裕王妃李氏撒了一个谎,说这本《血经》是老道人交给齐嫂的,还说当今皇上有高人辅佐,你的男人不会死。
嘉靖十分看重这本《血经》,便许了不杀齐大柱。
2
嘉靖用《血经》做大醮的时候,严党全部不上贺表。
这就是公然挑衅了。
嘉靖为什么用严嵩,在于他知道审时度势,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心里有数。
可这次,嘉靖却对严嵩失望了。
他能想到严世蕃没上贺表,但没想到严嵩也不上贺表。
而严府这边,都拿出了决战的架势。
“今天正月初一,老夫八十二了。你们可正在壮年。”严嵩一开口便露出了风萧水寒之气,“为什么也不向皇上进献贺表?”“上贺表是死,不上贺表或可一生!”严世蕃哪里还顾得上今天初一,出口便是死生!严嵩或许是架在火上烤,或许是利令智昏,竟然也开始摆起战斗姿态。
严嵩是真的老了,犯下这种错误。
3
严嵩这时精神格外矍铄,眼睛也不昏花了,有神地一一望了一遍身前的这五个人,说道:“世间事有可以忍者,有万不能忍者。老夫临渊履薄凡二十余年,刀枪剑戟都替fa.0lm9.net/48esj皇上挡了。这一次皇上如果真要弃老臣如敝履,之后只怕就没有人替皇上遮风挡雨了。悠悠我心,皇天可鉴!他徐阶高拱张居正想夺这个位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。真要杀了我,杀了你们。我们都没了,他们能替皇上遮风挡雨吗?”他只要想一想就明白,嘉靖是什么样的人?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有错?
叶镗:“那函真经压根就不是什么张真人送给齐大柱老婆的,而是来自高翰文娶的那个妓女之手。”就算嘉靖知道《血经》来历是假的,他会自己打自己的脸么?
事实是怎样不重要,重要是皇帝绝不会错。
严世蕃做了周密的部署,打算拉拢陈洪。
严嵩:“就在这几天一定要见着陈公公。这半个fa.0lm9.net/488af月皇上闭关清修,只有他和吕芳能见着皇上。这件事要让他想法子把风声透给皇上。告诉他,查出了那个妓女就查出了沈一石,事关沈一石就牵出了杨金水。彻查下去,吕芳那个位子就是他的。”4
而陈洪心狠手毒,为了上位,自然愿意跟严嵩联手。
嘉靖看到严世蕃送来的《血经》来源,果然大怒,表示正月十六散节就拿人。
陈洪以为是拿清流的人,高兴地跟严世蕃报信。
严世蕃在正月十五的夜里就去了高翰文的家门口,等着嘉靖的旨意下来,就把高翰文给抓起来,还有张居正等清流人士。
可高翰文守在门口,芸娘守在家里,他们打算自焚,也没想要让严世蕃抓住。
此时,张居正来了,拿着驱赶高翰文出京的文书。
严世蕃和张居正又吵起来了,两人就在高翰文家门口等着皇上下旨。
很可惜,最后等来的是吕芳。
陈洪一看到吕芳就傻眼了,因为嘉靖明明说过,这件事要瞒着吕芳。
现在吕芳来了,就肯定不是来抓清流的。
5
果然,他是来抓严世蕃的。
而严世蕃还傻傻地蒙在鼓里,准备带着吕芳捉拿高翰文。
等他知道,自己反而是被捉拿的对象,这才傻眼了。
严世蕃死到临头还要嘴硬,还在负隅顽抗。
负责捉拿他的锦衣卫朱七说出了一个名字“沈炼”,这让严世蕃哑口无言了!
严世蕃下狱之后,严嵩就等着自己的命运。
在他看来,他可能会千刀万剐。
但他没想到,徐阶来了,以礼相待,嘉靖竟然还愿意见他。
那么,嘉靖为什么还愿意见严嵩呢?
严嵩是靠揣摩上意上位的,嘉靖不方便做的事情,他都做了。
二十多年了,就是养狗也养出感情了。
嘉靖自己也不愿意对严嵩下死手。
另外,严党在朝廷内外密布,光是严嵩就整理出很长的名册。很多严党的人只是走了严党的路子,也想干一番事业。
就比如胡宗宪,这样的人还在为朝廷东南抗倭,怎么可能全部拿下呢?
所以,嘉靖倒严而不倒严嵩。
发布于:安徽省个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