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过去了大半,曾经那篇预言文章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轰动,但现在来看,纯粹就是一场空想。从2012年开始,矢野义昭就在军事杂志上反反复复地说,中日最迟将在2025年前爆发一场冲突,原因很简单:钓鱼岛的纷争加上历史的积怨,美国那时被中东地区的事缠住,趁乱中国会动手。他还预测会先用导弹轰炸日本的机场和港口,然后封锁宫古海峡,14天之内就能攻占冲绳。矢野把时间点选得挺准,竟然选在抗日胜利80周年那天,寓意也是相当深远啦。
这些年网上到处都在转他那套观点,日本右翼把它当作扩军的理由,而中国这边也有不少人气得直跳脚。矢野义昭推演得可谓头头是道,开战的第一波中国火箭军齐齐发射,几百枚东风系列导弹一齐冲向日本,结果,航空自卫队的飞机还没从跑道跑出来,就被炸得稀巴烂,海自的舰队也出不了港口,冲绳的美军基地直接变成一片废墟。他估摸着,日本本土的四个主要岛还能坚持一阵子,但像西南那些岛屿,只用几小时就会丢掉。
实际上到了2025年11月,东海还是那副模样,舰艇和飞机都在互相盯梢,但真没动手。高市早苗上台之后,还挺挺嘴硬,嘴里说台湾有情况就是日本的存亡大危机,要用集体自卫权,结果外交部马上召见了日本大使,双方闹得挺凶,但也就停留在口水仗的阶段,没有进一步升级。矢野义昭的预测彻底泡了汤,日本国内现在也没人再提2025年的大战了。
说到实力对比呢,摆在那儿的事实是:中国现役兵力超过两百万,火箭军的导弹库也有几千枚,日本自卫队总兵力也就25万出头,不过老龄化问题严重,新兵招募都挺难的。全世界火力指数2025年的排名里,中国稳居第三,日本则排在第八,差距不是点点滴滴的。再看海军,中国的舰艇总数超过四百艘,三艘航母随时可以出动,日本的出云级还在改装,F-35B也在试飞,到了2025年底,最多能配备8架上舰。
导弹那是真的杀手锏啊,东风-26的射程超过四千公里,能直接打到日本本土,飞行时间也就十几分钟。日本的爱国者系统库存其实挺有限,想拦都拦不住一波饱和打击。再说东风-17的高超音速弹头,速度都在十马赫以上,到目前为止,日本还没有靠谱的反制办法。打仗一开始的几小时,日本的主要机场、雷达站、指挥中心全都得瘫痪,航空自卫队几百架飞机根本起不来,海自那百来艘舰艇一出港就跑不过反舰导弹。
潜艇方面,日本的苍龙级和大鲸级确实挺安静,22艘常规潜艇可以在第一岛链里潜行待命。可随着中国093B和095核潜艇越来越多,反潜网织得也更密,那日本潜艇要是露头,基本上就得被“抓包”清扫。加上中国北斗导航加数据链,指挥效率相当高,日本还得依赖美军的通信路线,一旦中断就完全没招,反应也就变得一团糟。
中国的国防工业底子打得扎实,整个产业链都能自己搞定,从芯片到弹头都不用靠别人,战时还能随时开启生产线,转个弯都稳当。反观日本,很多军工企业的图纸是英文版,关键的零件大部分都是从美国进口,一旦断供,就得停产。比如F-35B的备件,美国那边掌握在手里,日本自己修几架都成问题,真是“哭”不出来的事。
跟人口和后勤条件比起来,日本年轻人对当兵挺抗拒的,预备役动员也挺慢。中国的后备力量有几千万,组织得井井有条。现代战争讲究体系作战,从预警机、无人机到火箭军,都是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。反观日本,单打独斗的方式根本扛不住这套体系的压力。
实在不给外援,日本的应对指挥时间也就最后几小时到一天左右,等到关键节点一丢失后就只能被动挨打了。冲绳那些美军基地,第一波打过去就成靶子了。现在美国自己都难以为继,不会把底牌全掏出来全力帮日本。乌克兰的教训摆在那儿,美国嘴上说得多,但要是真打起来,顶多也就卖点武器罢了。
有人说日本的经济很强,科技基础很扎实,但那都得追溯到80年代了。如今,日本的军工体系变得碎片化,还是高度仰仗美系的供应链。而中国这几年被“卡脖子”,反倒激发出一整套自主研发的体系。这场冲突打到最后,日本的弹药用完就补不上了,而中国还能拼命加班赶产。这一场仗,怎么打得过?
2025年高市早苗放出狠话之后,中方马上采取了经济反制措施,限制了稀土出口一挡,日本芯片厂立马就得伤心了。在外交场合,中日两边高层还在磋商,经贸关系还挺紧密,没人想真闹僵。矢野义昭还预言会破产,这也说明双方的差距已经大到没人敢轻易挑衅。
现在东海巡航已经变成常态化了,中国舰队随意穿过宫古海域,日本自卫队只能远远跟在后面拍拍照片。和平这东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是因为咱们有实力,让对面明白动武的代价太高。高市的言论闹一闹就过去了,预计到2026年还得坐下来继续商量合作事宜。
以前日本网友在网上嚷嚷靠着美国“爹”挺着,现在看清真相了吗?美国连乌克兰都管不住,还能为日本耗费一切吗?要真打起来的话,中日一开战,日本几个小时就得喊停,这可不是吓唬人,相关数据都摆在那里。
中国海军到2025年的新增吨位再次打破纪录,舰艇的下水速度让日本都看呆了。日本虽然每年都在增加扩军的预算,可人口老龄化问题让招人变得困难,装备再先进也没用。整体作战能力上,中国占了优势,日本就算单项再强,也是白搭。
导弹存量上的差距真是悬殊得很,中国东风系列的弹药多达几千枚,而日本的拦截弹就几百枚,数据一算就明白了。第一次集中火力的饱和攻击一到,日本防空系统就全崩溃,之后要想反击,基本没门了。
空军方面呢,中国的歼-20大批量出动,几百架都成了常态;反观日本的F-35,总共也就打算买个147架,还分AB型,维护起来那叫一个麻烦,效率还低得可怜。要是真打起来,头一天,日本空军就得大面积撤退,差不多半数飞机得休养去了。
持久战压根儿别想指望,日本的石油储备也就能维持几个月,主要靠海运供应,一旦中国封锁,大批物资就会断绝。工业动员方面,中国一个月能搞出几艘驱逐舰,而日本则得好几年才能研制出一艘新潜艇,这速度差得明显,不能不认输。
2025年一过去,矢野义昭也变成了笑料,日本国内反思的声音逐渐多起来,渲染中国威胁、忽悠预算的把戏也玩不转了。中国方面稳扎稳打,军力逐年提升,谁还敢赌国家的未来?
个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